网站首页 > 名家专栏> 文章内容

第十八讲:是人类的第一需要

※发布时间:2017-11-16 13:29:2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如果你是老板,上午有一单生意要签,可是那边有人喊你逛风景,你去不去?假如你正复习准备考公务员,有同学请你看电影,你去不去?你肯定不去,因为逛风景跟看电影没有签生意和复习考试有价值。

  其实这也是采用了“边际效用”理论的思维方式。无论怎样说,逛风景和看电影都没有签生意和复习考试的效用大。

  但是,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这样非此即彼,比如看风景可以再找时间,看电影可以等到考试结束,这样既不误正事儿又可以兼顾友情。

  假如你是一位农民,一年生产一千斤粮食就够吃了,但是你不会刚好只生产一千斤,你会再生产一千斤粮食换烟酒。然后再继续,你还要交朋友,还要出门旅游,还要留足看病的钱。当个人的一切需求都满足后,你就会想到搞慈善……

  反过来,如果你遇到了1959年那样的大,当你的收入锐减,搞慈善就谈不上了,吸烟、喝酒、旅游也谈不上了,你只会想到吃饭一种开支了。再后来,你自己吃饭也顾不上了,省下粮食让孩子活命,这时候只得放弃自己的生命……

  在一个充满了稀缺性的社会里,人们要权衡利弊——少选择一点甲,是为了多选择一种乙。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家发明了“需求”的概念,把人们想获得某种东西的数量,与他们得到这些数量要付出的代价联系在一起。即你需要1000元钱的开支,就必须通过劳动获得1000元的收入。需求总是和付出联系在一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谁的午餐是免费的,那么这个社会一定在某些地方生病了。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我付出了,总是得不到相应的收入,那也是社会的机体生病了。我们经历的公有制时代不就是这样吗?

  经济学家以供水价格和需求数量的关系划了一条曲线,叫“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显示:价格越低需求越多,价格越高需求越低,但是最后水的价格无论怎样高,它仍会有需求。我们想象情况一定是这样的:当水的价格极低的时候,人们不会珍惜,洗汽车浇园子大开水龙头;当价格提高到一定程度,恐怕水龙头上就要安装淋浴喷头了;但是如果价格继续往上涨,人们也不会取消喝水和做饭。所以除非水价高到人们真地无法承受,就是饿死也没钱买水了,水交易才会取消。

  的道理是普遍性的,经济学家把它上升到了“”的高度,即“需求”——当其它条件不变时,物品价格上涨,则需求下降;类似地,当其它条件不变时,物品价格下跌,则需求量上升。

  按照“需求”我解释一下移民的事情:我说美国以其、经济、科学、教育的状况,继续领先世界100年应该没有问题。那么,中国的各方面状况如果不加改善,往外移民不但继续,而且人数还要递增;如果中国的状况改善了,而且速度有所加快,那么移民的势头会慢慢被遏制,直至反过来,变对美移民为对中国移民。不是吗?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