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数据> 文章内容

研究指今年经济将高增长但需关注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分化

※发布时间:2021-1-28 0:06:5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如何解读2020年经济数据?今年经济复苏还存在哪些风险?应采取哪些对策?1月19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发布中国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2021年1月),报告指出,去年我国经济恢复呈现工业迅速反弹、服务业恢复较慢的特点。未来工业生产修复或趋于见顶,疫苗逐渐普及背景下疫情对服务业的影响能否如预期趋弱,将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变化。

  报告认为,经济修复并非一蹴而就,修复仍然是2021年经济运行的主旋律。由于基数较低的原因,今年各项数据料将出现高增长,需关注宏观经济数据高位运行与微观主体的感受分化较大的情况。

  在肯定我国经济取得积极成就的同时,报告也指出了经济修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与挑战。其中供需结构、不同所有制投资的恢复程度、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发展不平衡、不同规模企业生产经营改善程度失衡四大结构性失衡问题值得关注。

  报告称,2021年经济增速压力较小,这也为调整国内经济结构提供了机会。报告,宏观政策应着力缓解供需、行业、企业以及实体与金融之间的不平衡,居民收入分配问题也应进一步得到重视。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0年国民经济数据,全年P首次超过百万亿元,增速达2.3%。特别是从四季度数据来看,P增速反弹至6.5%,已超出2019年同期的6.0%,一、二、三季度分别为-6.8%、3.2%、4.9%。虽然经济增速同比不断提高,但报告同时指出,季调后的P环比增速逐季回落,经济修复动能逐季趋弱。

  基于上述数据,报告分析,2021年,中国经济在疫情之后的逐步修复依然是主旋律,且由于低基数效应的影响,宏观数据将呈现超高增速的特点。但是,这并不表示经济环比修复动能增强,微观经济主体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仍然持续存在,“强反弹、弱修复”或是今年经济修复的一个重要特点。

  报告认为,2020年我国工业生产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迅速反弹,而服务业生产受疫情的冲击更为持久。报告预测,2021年,工业生产的修复或趋于见顶,生产侧的修复力量将更多依赖于服务业,而疫苗逐渐普及背景下疫情对服务业的影响能否如预期趋弱,将是2021年生产侧需要重点关注的变化。

  在“三驾马车”中的投资方面,报告指,房地产投资依然是支撑2020年全年投资最重要因素,7%的增长是三大类投资中最高的;基建投资也实现了正增长,“托底”作用依然存在;相比之下,制造业投资修复明显较为缓慢,全年同比下降2.2%。报告预测,2021年房地产投资大幅回升的动力不足,制造业和民间投资等内生投资动能的修复或将主要支撑投资。

  在消费方面,全年消费同比增长-3.9%,仍然远低于正常水平。报告认为,消费的未来改善可期,但消费恢复过程中表现出的结构分化特点值得高度关注,例如,汽车消费下半年以来持续维持两位数高增长,这一方面体现了汽车领域扩大内需政策的积极效应,另一方面也说明居民除汽车外的基础性消费仍有不足。同时,也需关注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动力不足等“马太效应”。

  在进出口方面,2020年全年出口累计同比增长3.6%,尤其是11-12月在国家疫情再度加剧和圣诞节临近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更是出现15%以上的同比高增速。报告认为出口的错峰增长是2020年中国经济运行中的超预期因素,未来随着主要出口国家生产的恢复,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将有所弱化,但全球需求的恢复也将给我国出口带来一定支撑,对2021年出口无需过分悲观。

  在物价方面,2020年CPI同比增速为2.5%,低于3.5%左右的预期目标。报告分析,2020年全年价格呈现出显著的前高后低特征,且斜率较大。主要是由于“猪周期”在新年过后开始进入下行区间,猪肉产量上升,价格回落。报告预测,2021年一季度CPI不会出现大涨,基数效应下2021年CPI高点或出现在年中。2021年通胀通缩均较为可控,或不会成为影响宏观政策的重要变量。任弼时简历

  报告认为,虽然中国是大疫之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但全年经济增速仍处于历史低点,并未回到正常的增长水平,经济修复并非一蹴而就,修复仍然是2021年经济运行的主旋律。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市场性因素能否持续修复,例如制造业投资与民间投资的韧性、消费修复的空间和速度、服务业的恢复程度等。

  报告还认为, 2021年宏观数据的高景气与微观主体面临的现实困境可能存在。今年各项数据料将出现高增长,同时开年以来企业和居民存款逆势高增长,侧面反映了企业投资动力不足,居民消费倾向趋于保守。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仍存在困难。需关注宏观经济数据同比的高位运行与微观主体的感受分化较大的情况。

  尽管中国经济持续修复,但经济修复的过程并非没有风险和挑战。由于疫情持续蔓延,中国经济受外部不确定性的影响不言而喻。同时,报告也点出了中国经济内部存在的一些结构性风险。

  例如,供需结构失衡依然较为突出,供给端的修复始终快于需求端;不同所有制投资的恢复程度失衡,202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累计同比增长5.3%,民间投资全年仅同比增长0.2%;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发展不平衡,截至去年三季度,工业P占比由2019年年末的32%回落至29.38%,金融业P占比由7.78%上升至8.29%;不同规模企业生产经营改善程度失衡,中小企业受到的疫情冲击远大于大型企业。

  债务风险也值得。报告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了稳增长,中国经济出现了多轮加杠杆周期,由此也导致债务风险不断累积,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加大。2020年我国正式了金融危机以来第四轮加杠杆周期,宽货币、宽信用、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这一系列措施对对冲疫情冲击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导致债务风险再度攀升。

  根据中诚信国际的测算,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我国宏观总债务达到298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2.6%,较上年底增长加快2.1个百分点,总宏观杠杆率达到291%,较上年底攀升近17个百分点。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报告预测,2021年债务增速有望放缓,但预计仍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在财政方面,疫情冲击下地方财政收支承压,2020年1-11月共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9万亿元,同比下降5.3%,而同期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0.7%。为了对冲新冠疫情的负面影响,地方债券发力,专项债大幅扩容,部门加杠杆明显。报告认为,地方的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风险仍然需要重点关注。

  “中国经济在疫情冲击下显示出了较强的韧性,迎来了再次与发达国家错峰发展的时间窗口,但内外多重挑战仍存,我们应为此做好充足的准备。”如何做好准备?报告提出了若干政策。

  报告认为,以来中国经济表现出较强的韧性,每当全球经济发生危机或衰退时,中国经济往往成为逆周期的力量,并因此获得与发达国家错位发展的机会。2007年中国P仅为美国的24.6%,2008年中美P之比跃升至31.2%,至2018年中国P已经上升为美国P的67.5%。报告估算,到“十四五”收官的2025年,中国P将超过美国P的80%。

  为了把握好本次错峰发展窗口期,报告,短期内应重点在以下几项取得突破:全面塑造贸易的国家形象;加强双边经贸往来与区域合作;加大国企的步伐与力度。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报告也认为,宏观政策回归常态化应循序渐进,避免“政策悬崖效应”。

  报告还强调,宏观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不应仅关注总量,更应注重结构视角。2021年经济增速压力较小,这也为调整国内经济结构本身的失衡提供了一个机会,宏观政策应着力缓解供需、行业、企业以及实体与金融之间的不平衡。此外,收入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不仅直接关系到经济“扩内需、促循环”的效果,也关系到社会运行的稳定,收入分配问题在宏观政策视角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上升。

  报告称,2020年面对疫情冲击,围绕是否需要进行“赤字货币化”的问题,我国财政部门与货币部门展开了针锋相对的争论,凸显出完善政策协调机制的重要性。我国在财政与货币政策调整上空间较大,协同效应的效果空间也较大。

  报告,加大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2021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形成合力,以稳定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为共同目标。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框架,通过制度创新积极探索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例如2020年地方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举措,可以说是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力的典范。